这么想着,好像心里好受了一些。想着想着就到了讨论的教室门口,我小心翼翼地推门进去。我先看讲台位置,是袁阳在那,他看见我进来,冲我翻个白眼,拧着眉毛歪着头盯着我,手里拿着粉笔。
我抿着嘴硬挤出来一个尴尬的笑,飞快地关门,快步走到王宇身旁坐下,不时瞟瞟袁阳。我见他继续讲话,才放下心来。
等袁阳讲完他们讨论出的一些成果,这次会就结束了。这天是周四,袁阳考虑让小朋友们在周末再继续讨论交流一下,需要有一个大二的带着。袁阳、秦绛、方雨他们都是安平市本地人,周末都回家去了,王宇这周末有一个表演没法来。于是这带领小朋友整理思路、产生论点的重任就落在了我身上。
“你们可以回去找找资料,写稿子了。如果对二辩有什么不懂可以问秦绛学姐,可以向方雨学姐请教四辩的一些问题,一辩小结可以请教请教王宇学姐,对完善一辩稿子结构的问题可以请教金涵学姐。”袁阳一开始说的时候,我有些失落,觉得我一无所长,不过最后还是提到了我,我不知道他是怕我心里难受才敷衍一句还是真心这么觉得。能被提到也就知足吧,我如是安慰自己道。
这些交代完毕之后,小朋友们可以先回去了,我们大二的照例留下来再说说话。袁阳提议我们去附近的烧烤店吃饭,于是,我、王宇、秦绛、方雨以及袁阳一行五人就变换阵地去了烧烤店。
我们边吃边聊,聊得也不过是换届以后袁阳帮我们做的计划。照他的意思,以后打比赛我们四个算是队里的第一梯队了,希望我们都能好好努力,在队里坚持下去,不要中途退出。王宇一辩、秦绛二辩、我三辩、方雨四辩,袁阳还替我们都安排好了以后打比赛的辩位。我当时听到他这个打算,心中有些开心,总算,我能从一辩这个坑里出来了,这算是袁阳对我的认可吧。
“辩论这东西就是要多打,要是不碰了就没有感觉了,”袁阳拿起一串香菇一边吃一边说,“我觉得金涵的三辩都可以比得上李媛了。”
我一怔,李媛学姐,当初我大一在表演赛上看到她的时候,她是三辩,她的辩风可是又犀利又泼辣——我当时还羡慕了好久,想着如果能有她那样的水平该有多好。所以袁阳这么说着实让我有些不敢置信,总觉得太抬举我了,可是心里是开心的,毕竟好话谁不爱听呢?
吃完烧烤,我们各自道别,回宿舍休息去了。
第二天晚上(周五晚上),袁阳放心不下明天小朋友们的讨论,特地开了一个语音,拉了秦绛、方雨和我进语音,我颇有些守得云开见日明终于得到器重的欣慰之情。语音时也不过聊些注意事项,一定要在我们的立场里加入的重点,从哪方面切入对我们立场有利,我们需要找找哪方面的论文资料……诸如此类的事项。
袁阳一边讲,我一边听着,并不作声。“听懂了吗?”袁阳问。
我见秦绛和方雨都不做声,我也不说话等着她们先说。“听懂了吗——金涵?”袁阳又问了一次。
“嗯…嗯,懂了。”我急忙说。电话里传来方雨的窃笑声。我接着把我理解的复述了一遍,确认无误后就结束了语音。
不过我自己的任务还没有结束,我接着又开始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,罗列出明天讨论时该如何把握节奏,带领小朋友们讨论出想要的结果。
同时我还有一个任务,我需要在下个周一作为模辩组一员,同小朋友进行模辩,因为表演赛尝到了甜头,我还是选择了做三辩。我一边要替小朋友的持方想思路,一边要为自己的模辩想思路,脑子里是一团乱麻。偏偏我又是这种凡事都要提前写稿子的性格,就算是模辩,我也要写稿子。我没有别人临场作文的天赋,比赛又每次事无巨细都写下来照着念,要我临场发挥,那真是要了我的命,所以我每次都会费大量精力在场下做功夫,期待着有一天准备着准备着临场能力就能自己提升了。这是大二以后,我第一次觉得焦头烂额。
当然,我并不是说赛前准备没必要。我只是感叹我的准备有些太极端。赛前准备自然是越充分越好,不过这个充分是指对于己方立场的查漏补缺,是对敌方立场的质疑,这些方面的准备要充分。而不是像我这样所有内容非得一字一句写下来不可,到了场上除了念稿子,其他都说不出来,这就太死板了,缺少灵活变通的能力。
到了周六,我早早到了食堂等候小朋友。小朋友来了以后,等她们吃完早饭,就开始了讨论。有些难过的是,由于小朋友十分有想法,十分活跃,今天的讨论丝毫没有照我规划的进行,也就是说,我昨天晚上写到十二点的讨论大纲全作废了。
不过好也好在她们很有想法,不用我给她们想论点,经过今天一讨论,我整理一下她们的想法,就出来了论点。有了论点以后就好办了,接下来就是告诉她们该往哪个方向找资料,论点有哪些缺陷,该怎么弥补。
这些都嘱咐完毕以后,我又叮嘱她们:“你们一定要四个人都十分清楚我们立场的定义、前提、论点以及论点是如何推理的,你们四个人的想法一定要一致,有不同想法及时说出来大家交流,达成共识。”
这些话也是袁阳平时反复叮嘱我们的,这也是和王浩打比赛时经常容易出现的一个状况,我常常想这个问题,为什么独独王浩会出现不一样的想法,导致整队思路出现明显断层。现在有些明白了,其实一个队里四个人,一般都会互相迁就,队友提出的一个想法,没什么大的缺陷其他人都会包容接受,自己提出的想法,如果队友都觉得不妥,那么放弃也没关系,总之服从队内大多数人的想法,毕竟大家是一个团队。
可是王浩不一样,他这人很有想法又很骄傲又希望可以表现自己,所以队友提出的想法他会吹毛求疵,对于队友对自己想法的异议则又会极力辩驳,希望维护自己的想法。作为一个普通人,如果我的想法被你这么吹毛求疵,那你的想法我也不会有多少包容,所以这样队里的和谐气氛就变得有些微妙了。而再加上王浩因为社团多,常常不能和队友进行讨论,往往是自己一个人看资料,一个人产生想法,这就更加剧了一个团队之间的想法脱节。
我从前的时候夹在王浩和秦绛袁阳他们两方之间,十分尴尬,始终理解不了为何秦绛、方雨、袁阳三人总是认为王浩是队里的害群之马。我觉得王浩也挺热爱辩论,也挺有想法,他是总是反驳自己队友,但是他不质疑,对手也会质疑;他是维护自己的论点,但是如果我们本事够强,可以说服到他放弃。那时的我甚至说前几天我还是这么想的。知道今天我写下上一段文字时,好像突然明白了秦绛们的想法。
任何论点都不可能是无懈可击的,如何让论点自圆其说就是考验辩手的能力了,这也是辩论的意义。可是王浩对队友的要求是要无懈可击,如果不能无懈可击就不能要队友的这个论点,而对于他自己产生的论点,如果队友用相同的方式回击,他则会想尽方法用各种歪理弯弯绕绕要反击队友。这么做是把队友摆在了对手的位置,这是极其自私的表现,他的目标不是团队齐心协力取得胜利,而是表现自己的高明,觉得仅靠自己一人就可以赢,队友不过是硬性需要才不得已配备的。
其实说实话,他的论点也能用,队友的论点也能用,只要大家齐心协力,定下一致想法,一起查漏补缺,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。可是王浩错就错在不该过分以自我为中心,而忽略队友的体验,再以大局为重的队友,碰见他都会觉得生气:什么嘛,你的就都是对的,我的就都是垃圾。队友有了这样情绪,自然也就带着有色眼镜对待王浩,他的论点就休想让大家通过。而王浩又是个不妥协的,总要把他自己的想法加进来,甚至会把团队的大方向放在一边,只推进自己的想法。这才导致了比赛时的想法脱节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重生文里我啥也不是 溯昭辞 被偏执狂惦记的第十年 转职皇帝:看朕九族剥离之术! 妻宠(重生) 书呆小修女 穿成万人迷的竹马[穿书] 大唐之暴君崛起 奈何 小奶猫才不给随便rua尾巴+番外 黑暗电影 我是重生校霸的白月光 你是要借机报复? 他们对我饿意值100%[快穿] 铜色森林 魔影大唐 元帅他强行碰瓷[星际]+番外 穿越成皇 朕乃昏君[系统] 老婆再嫁我一次